暴跌2000億,指數基金泡沫“第一滴血”
來源丨深藍財經
撰文丨王鑫
一天之內股價振幅高達124%,市值較高點蒸發近2000億港元,沒有營收的生物科技公司藥捷安康-B股價暴漲后,迅速上演了一場超級“過山車”游戲。
市值數千億的公司出現如此極端的波動實屬罕見。事實上,近期一些機構抱團股的猛烈上漲,已經開始引發市場對機構“新型割韭菜”方式的擔憂。
這個鏈路大致是這樣的:由于近幾年,純主觀操作的公募名聲差了,號召力弱了,接盤能力不太夠用,于是開始大力推廣被動型的指數基金,散戶大量涌入寬基等指數基金,機構則擇機高位撤退,留下一地“基毛”......無論是主動還被被動基金,最終都是散戶接盤。
藥捷安康的翻車,可能是第一次完整清晰地演示了一遍這種新型玩法,成為指數基金牛市中的“第一滴血”,為投資者敲響了警鐘。
1
2000億港元灰飛煙滅
藥捷安康來自醫藥大省江蘇,名稱帶后綴“B”,表明這是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。公司成立于2014年,2025年6月登陸港交所,專注于發現及開發腫瘤、炎癥及心臟代謝疾病小分子創新療法,已建立六款臨床階段候選產品及一種臨床前候選產品的管線。

財報顯示,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,公司營收均為0,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2.75億元、1.23億元。其中,研發費用分別為2.44億元和0.98億元。
盡管沒有營收,但公司上市趕上了港股創新藥爆發的好時機。疊加9月10日公司公告稱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獲得乳腺癌Ⅱ期臨床默示許可,該藥物作為多靶點激酶抑制劑,被認為有較大市場潛力,公司股價也因此被推高到令人匪夷所思的水平。
公司發行價13.15港元,股本3.969億股,6月23日上市當天收于23.5港元,市值約93億港元。到了9月16日,盤中最高達到每股679.5港元,大漲63.73%,對應市值約2700億港元。不足三個月,較發行價飆漲50倍。

瘋狂之后,當天就迎來牛熊轉換。9月16日午后出現瀑布式暴跌,最終收于192港元,較前一日跌幅53.73%,市值只剩下762億港元,近2000億市值灰飛煙滅。

數據顯示,當日藥捷安康成交金額45.43億港元,創歷史最高成交紀錄,天量資金成為接盤者。截至9月17日收盤,該股反彈8.96%,最新市值830億港元,但對于前一日追高買入的投資者來說,損失仍然極其慘重。
2
納入港股通后的“成妖”
面對股價及成交量異常波動,9月16日午間公司回應稱找不到任何原因。但實際上,原因并不復雜——短期脫離基本面的炒作終將崩潰。
從全球數據來看,創新藥從臨床試驗Ⅰ期到批準上市的成功率僅為12.69%,可說是九死一生。本輪港股創新藥行情的主線是實現海外授權合作(BD)的藥企,通過可觀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收入提高確定性。
然而,藥捷安康還沒有一款藥物進入最關鍵的三期臨床階段,更看不到與跨國藥企進行授權交易的跡象。短期純粹的炒作游戲,當再也找不到接盤者時,崩潰就不可避免。
深入分析,股價崩盤背后還有兩個關鍵原因。
一是藥捷安康的實際可流通股份極少??偣杀窘咏?億股,但港股IPO全球發售僅1528萬股,占總股本約3.8%,其余96.2%為上市前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鎖定。IPO時五大基石合計認購1.3億港元,占發售股份64%,鎖定期6個月。
因此,藥捷安康實際可市場流通股份只有549萬股,自由流通量1.38%,只需不到20億港元即可撬動千億市值,形成“高波動+低流通”的空心化上漲結構。
二是藥捷安康成為“妖股”的真正催化劑是其被納入港股通標的。9月8日,藥捷安康滿足條件被納入港股通,同時被納入恒生港股通創新藥精選指數,這意味著內地資金可以通過港股通投資該股。
受此推動,多只創新藥ETF在指數調整后被動配置藥捷安康股份,短期內形成集中買盤,成為其股價快速沖高的重要推力。根據成交回報,自9月8日被調入港股通標的以來,南向資金持續加碼,這期間藥捷安康漲幅高達204%。
截至9月16日,港股通累計凈買入409.95萬股,占公司實際流通股本的74.67%,持倉市值約8.68億港元。

3
ETF陷接盤爭議
值得注意的是,藥捷安康的港股通流入資金中,主要是ETF(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)帶來的被動買盤。
據每日經濟新聞,根據9月16日當天申贖清單所顯示的市值占比,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(SZ159570)、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(SZ159217)、鵬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(SZ159286)、銀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(SZ159567)等ETF中,藥捷安康的市值占比均在2.62%左右。

Wind數據顯示,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的產品數量共有9只,跟蹤產品規??傆嫾s371.23億元。以2.62%的占比粗略估算,僅這9只創新藥ETF就為藥捷安康帶來了近10億元的被動買盤。當然,9月16日跳水后,上述ETF的凈值已大幅回撤。
這意味著,通過買入港股通創新藥ETF的內地基民成為了主要受損者。據了解,有部分投資者已經成立了維權群。

不少基民紛紛質疑:國證指數為什么會納入這種妖股?要求嚴查指數編制規則。

資料顯示,港股通創新藥指數(987018)由國證指數發布,旨在反映港股通范圍內創新藥領域上市公司的運行特征。該指數每個季度調整一次,最新的一次調整正是9月8日,將藥捷安康納入指數。
然而,藥捷安康上市還不足3個月,國證指數就憑借其市值和成交額表現,將其納入指數成分股,這種操作確實令人質疑。
近期市場還流傳一種說法,港股市場存在一種新的“割韭菜”方法,通過操作港股標的市值、成交量等指標,使其符合納入港股通的條件,然后趁機高價賣給內地投資者。與此同時,當前市場質疑指數基金已經成為新的接盤手段。兩者相結合,確實令人細思極恐。
藥捷安康事件可能只是市場的一滴血,但映照出的可能是整個指數投資時代的泡沫縮影。投資者需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,哪怕是被動投資,也存在主動風險。
相關新聞